x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番禺区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实验研究
日期:2016-11-03 18:06:53  发布人:admin2  浏览量:0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办学模式下的基础教育已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各种办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应运而生。各类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下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办学模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已成为加快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全国各地已有的办学模式实验,社会各界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

  近几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区人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日渐多元,传统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就目前我区办学体制而言,除了政府办学这一“国字号”的公办学校之外,集团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办学体制已经相继出现。但是,我区基础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如何?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构建适合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为了打开这一系列的问号,区教育局提出了“番禺区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实验研究”这一软科学课题的研究,以求在全面了解为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构建适合我区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一、模式的定义、特征与办学模式的界定

  (一)、“模式”的定义

  关于“模式”,在《国际教育大百科全书》中有如下的定性解释: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探究都有一个过程,在鉴定出影响特定结果的变量,或提出与特定问题有关的定义、解释和预示的假设之后,当变量和假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系统的阐述时,就需要把变量和假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合并成为一个假设的模式。该解释用模式解释模式显然有悖推理规律,其阐述晦涩,操作性不强,解释也不甚明了。

  因受不同的研究者所关注领域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模式就有不同的界定结论。在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看来,“模式 …… 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而美国比较政治学家比尔和哈德格雷夫则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模式是指体现事物的本质和一般特征的基本结构或基本式样,它舍弃了事物的细节,反映了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些界定都从不同的层面上反映了模式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但存在概括性、统摄性等方面的缺陷也是难免的。

  (二)、模式的基本特征:

  1典型性:指模式的范型、样本或范本特点

  2简约性:表征方式的概括性、简单性和清晰性

  3再现性:指反映或描述现实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4模仿性:指模式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5中介性:指模式沟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作用,是模式关键性特征

  总之,模式是现实的再现,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但终归于指导改变现实,模式也是一种理论性的形式,是一种理论,而非工艺性方法、方案或计划,模式是简化的形式,是经过理论性高度概括之后一简约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模式的创立可以由一定的理论出发,经过类比、分析、演绎和逻辑推理而得出,指导实践和促进实践的发展,也可以由实践出发,经过概括、归纳、综合,采取约定和定义等方法来创建。

  (三)、办学模式的界定

  华东师范大学郭景扬教授认为:“办学模式内涵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有效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管理的艺术结构及其操作程序。”办学模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结构或关系,而且是学校办学的运行机制,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是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学模式包含以下若干个层次的意义。

  第一、办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会随着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影响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办学模式是在办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第三、办学模式是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

  第四、办学模式是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第五、办学模式可以归结为沿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宏观的教育系统出发,探讨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另一是从微观的一所学校出发,探讨某所学校的运行状态。

  二、番禺区基础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

  (一)、全区各类学校的数据统计(略)

  本课题研究在全面了解我区基础教育小学段办学情况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上述个案学校进行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由点到面,分析我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从对现状的分析中寻求构建我区基础教育新型办学模式的思路。

  (二)、番禺区办学体制现状:

  公办学校

  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管理区域,公办学校可分为城区公办学校、乡镇公办学校、村办公办学校。在公办学校中,还有三种学校与普通的公办学校有所不同。它们的不同有以下两点:

  不同之一是人事制度。

  不同之二是服务对象。

  民办学校

  我区的民办学校根据办学规格可分两种类型。

  一是为小区居民服务的高规格小区配套民办学校。

  二是为流动人口服务的一般规格民办学校。

  (三)、办学资金投入现状

  近几年来我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对公办学校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尤其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做了大量的有效投资。而民办学校的兴建,其基础设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高,资金的投入也基本能够适应学校办学的需求与发展。这也许就是近年来番禺基础教育能够得以优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学校基本设施现状

  我区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无论是规模还是配置都比较好,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的要求。只是从场室的使用情况来看,城区学校对场室的使用要比乡镇学校更规范更常态一些。

  (五)、学校管理运作现状

  学校管理:就课题组通过资料和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绝大多数学校的管理都基本上沿用传统办学模式的操作系统,多处于经验型的管理境界,少数学校的管理还比较随意,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名校办的民校虽然都沿用了名校的管理模式,但由于名校和民校在体制、运作理念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加之学校建校时间较短,名校的办学模式基本上还没有能够在他所办的民校中得到(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很好的推广运用。就公办学校来说,在学校管理中,新型办学模式实验学校的学校管理开始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并且逐渐显露出良好的操作效果。

  教育科研:纵观我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教育科研的开展情况。总体来看,我区基础教育小学段学校在科研兴校方面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分类来看,公办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要比民办学校开展得好,城区公办学校比乡镇公办学校和农村学校开展得好,民办学校科研意识、氛围、行动和成果和公办学校比较还有差距。据课题组了解的情况,公民学校的教学、德育、科研,均没能形成适合本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体系。教育科研和校本科研活动还缺乏科学的规划,这样的现象在民办学校犹为突出,一些民办学校的学校管理处于一种重稳定轻改革的状态。

  (六)、教师队伍现状

  我区公办学校教师的编制配备一般都比较规范,民办学校的教师配备也比较合理。根据我们调查了解,在教师专业水平上,民办学校教师由于其特殊的来源,其专业化水平比较均衡,教师实际的专业平均水平高于公办学校,而在公办学校中,教师的专业职称与实际专业化水平之间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教师的综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并且由于乡镇培养的骨干教师部分流向城区,所以城区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平均值要比乡镇学校的教师高。教师专业培训方面,公办学校普遍比民办学校重视,民办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存在重“用”轻“养”的现象。

  (七)、办学成效现状:  

  虽然全区各类学校办学大多沿袭着传统的办学模式,但所取得的办学成绩还算不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办学模式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依然能够发挥出较好的办学效应,这也为我们研究和构建新型的办学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在相同的办学模式中公办学校的办学成绩略高于民办学校。实事求是的讲,就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和评比的机会来说,一般公办学校所获得的机会要比民办学校多,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被忽略的一个原因。

  三、办学模式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由办学现状得出的结论

  根据课题组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实际情况,关于番禺区基础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经过认真的综合分析,我们的结论是:目前我区基础教育小学段的学校近几年的发展比较快,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办学成绩。就办学模式而言,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基本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办学模式,当然,大多数学校都根据新时期教育教学的理论对传统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改革是局部的,基本的操作流程和体系框架还没有更好的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新型的办学模式正处于实验阶段,实验学校为数不多,探索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认为,要构建真正适合我区基础教育(小学段)发展的成熟的办学模式,我们还需要深厚的理论积淀和艰苦的实践探索。

  (二)公办学校办学现状成因分析:

  (1)、校长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肩负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规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在学校构建设办学模式的过程中,校长担负着组织和实施的历史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校长去引领、组织和推动,办学模式才有可能逐渐形成。这是由校长在学校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决定的。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区小学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校长管理学校还处于“经验管理”的状态,尚没形成科学的办学思想。而办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有效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管理的艺术结构及其操作程序。没有科学的办学思想就不可能构建并形成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办学模式。蔡中华和陈珊两位校长在校长专业化方面的发展与他们在办学模式方面的成功探索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但总体来看,公办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要艰苦的磨练和精心的培训,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校管理上跟上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

  (2)、校长专业化管理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区教育主管部门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管理采取了很多策略,也已经初见成效,但我们觉得有效的管理机制还尚待完善,因为这也是影响基础教育小学段办学模式形成的一个原因。

  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校长的管理一般比较注重行政管理,而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常常被忽略。就我区的情况来说,比较最典型的是轮岗制度的推行。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轮岗制度导致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不利于校长按照自己的办学思想去构建并形成科学的办学模式。关于这一点,课题组在对个案学校进行实地访谈时,好几所公办学校的校长都谈到了现行的校长轮岗制度对于校长专业化成长和办学模式的构建带来的弊端。就我区的现状来说,一些乡镇在校长人事管理方面就做得比较随意。“随意”的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要说的是这种对校长在人事管理上的“随意”,既不利于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也不利于办学模式的形成,更不利于学校的优质发展。这样的“随意”常常会使得许多有思想有能力的校长在实践他的办学思想的过程中半途而废,同样,这也会使得一种本来可以逐渐成熟的办学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受到阻碍、发生改变,甚至中途夭折。

  (3)、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彻底

  在人事制度上,就我们同公办学校校长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虽然2006年暑假全区在公办学校实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将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改革成为岗位管理模式,学校实行了干部竞争上岗,教师实行了聘任制度,本次人事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祈祷了比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改革并不很彻底,政府部门给予学校(校长)的自主空间依然很有限。学校依然没有真正获得自主聘用教师的权利,学校需要的人才依然不能自主引进,而那些不称职的公办教师校长依然得和他签定聘用合同,要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改革目标还需要加大力度。

  (4)城乡师资力量不均衡

  课题组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认为,目前我区公办学校城乡师资力量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原因。由于城乡差异也中国的国情,这样,城乡之间师资力量出现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从前城区教师在专业上所得到培养与发展的机会历来优于农村学校的教师,这样下来就逐渐形成了教师在专业化成长方面的城乡距离。另外,从专业院校毕业的新教师,优异的人才也多半留在城区学校发展,而农村学校就少有这样的优待。这样也是形成城乡师资失衡的一个历史原因。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环境的不同,信息传递,资源占有的区别,城区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发展机会以及得到培训的机会普遍比农村教师优厚。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能力、效率等方面的城乡差异。另外,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自然也导致了城乡教师在福利等经济收入上的差异。由于上述的种种差异,在教师的流动上就出现了农村教师千方百计调入城区的现状。

  (三)、民办学校办学现状成因分析:

  (1)、校长锐意进取不够

  和公办学校一样,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的形成,校长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课题组从个案学校了解的情况来看,在我区,民办学校的校长的来源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来自本市,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从原来的校长或教育部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应聘担任了民办学校的校长,这些人有比较丰富的管理学校的经验,有的人甚至也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或者民办学校体制的原因,他们中一部分人保持当年的开拓与创新精神不够,少数人凭自己的经验办学,维持现状,锐意进取不够。另外一种来自内地,这些人在内地也是很有成就的校长或者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也有在民办学校一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愿望,但是,由于受到来自民办学校管理与经营体制和理念的制约(学校的主办者希望校长按照经济规律办学,而校长则觉得学校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二者发生矛盾,自然是学校给主办单位让步),或者受到地方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也无法真正按照自己的思想来管理学校,从而构建起科学的办学模式,只能按照“老板”的理念来维持学校的现状。这是影响民办学校形成科学的办学模式,求得优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校自主空间太小

纵观我区民办学校,办学投资方与学校校长之间在理念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制约学校形成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方对学校的管理与期待有意或无意的会与他的“事业”发展相关联,投资方习惯按照“经济规律”衡量学校的管理,而办学者(校长)则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实施学校的管理,这样两者之间必然发生矛盾,当矛盾发生后,一般总是学校管理者服从投资者。这样就局限了学校管理者自主管理学校的空间和自由。校长没有了“自主”也就没有了构建学校办学模式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3)、开发商长远投资意识缺乏

  小区配套民办学校一般都是由小区开发商投资兴建的其中一不分小区学校建成后后已经交由地方政府部门收编管理,而大多数小区民校仍由开发商经营管理,但是一些开发商在楼盘销售的目标达到之后,把学校的发展寄托在政府收编的等待中,因而对学校后续投资的积极性就不高了,而政府近几年又一直没有收编的迹象,在这样一种比较“暧昧”的状态下,民校开发商投资远见的缺乏就影响了民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导致了一些民办学校的基本设施得不到最好的完善,且日渐陈旧。在这样的状态下,学校构建办学模式就比较难了。

  (4)教师队伍不稳定

  调查发现,进入民办学校的教师大多在心理上存在雇佣思想,一些教师把教书只是当作一份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因而很难再像从前那样把教育当作一项用以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事业来奋斗。这样就出现了,“一切向钱看”,哪里工资待遇好就往哪里去的状况。另外,民办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不够人性化使得民办学校的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难以找到归属感,这就更加深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民办学校对教师存在重“用”轻“养”的情况。也就是说民办学校只想招聘已经成长起来的经验型或骨干型的教师,而忽视了对教师的专业培养。教师一旦进入了民办学校就自然的失去了从前在公办学校所享有的进修、学习的机会,即便偶尔有过也是十分有限的。另外,对于教师其他方面的关心,由于民办学校体制的原因,学校也很难一一顾及,所以民办学校的教师很难真正安居乐业。当然,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民办学校也有,如番禺执信中学,由于学校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工资待遇上都兼顾得较好,学校的发展也很有实力和前景,所以教师队伍比较稳定。但这样的民办学校还不多。

  (四)、传统办学模式与新型办学模式比较分析:

  1、 传统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与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区基础教育领域,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大多都沿袭着传统的办学模式办学,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办学模式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传统办学模式也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被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证明了的有效的办学模式。其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结构以及学校德育等各领域都有较完备的运作体系。另外,就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传统的办学模式,在一些方面还是能够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这就是传统办学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之所在吧。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也日渐深入,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学习方法的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一些都对传统的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果我们的学校依然一成不变的沿袭传统的办学模式,就很难达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高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改革创新传统的办学模式,保留其好的经验,改变其不适合时代要求的弊端。只有这样才可能让传统的办学模式焕发新的生命力,继续为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发挥作用。